论坛>>>【小编看世界】你在网上偶遇的“momo”们都是谁?

【小编看世界】你在网上偶遇的“momo”们都是谁?

2023-05-29 14:30:04

在上网的时候

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




粉色的小恐龙

统一的“momo”名称

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

近日,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

一篇评论文章

让“momo”的真身引发关注



大隐隐于世,小隐隐于“mo”

其实,“momo”们

并不是什么“神秘组织”


一开始,“momo”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自动生成的默认信息。不少人对此感到费解:网名和头像,不是用来体现个人特点、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的吗?为什么都要用一样的搭配呢?


很重要的一点就是“防搜”。互联网时代,随着网络考古、“家访”越来越多地闯入个人空间,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,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轻易被熟人发现。



在社交媒体上,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者被其他用户攻击而不敢发言。


披上“马甲”,泯然众“mo”,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,可以极大减轻社交压力,实现“大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mo”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。这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,换上“momo”套装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

但除了好玩,“momo”大军的存在,也给不少人带来了麻烦。


一名网友留言说:自从加入了“momo”大军,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,“反正有别的‘momo’替我背锅”。


这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——“取名叫‘momo’的,恐怕都是键盘侠吧!”




一个“坏momo”,可能会“殃及池mo”,让集体承受骂名。昵称“已注销”和“江湖骗子”就是前车之鉴,因为有扰乱社区秩序的风险,已被部分平台制止。

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集体面具不等于浑水摸鱼的自由,更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。


  适度隐藏成为一种新的需求。“momo”营造出的氛围有赖每一个“momo”共同守护。


人们应该明白,之所以出现“momo”,部分原因正是人们对网暴的反感。人们不能助长这种风气,把“momo”用来当网暴的遮掩,凝视深渊却被深渊所凝视,这无疑是最遗憾的局面。




“隐身”带来的安全感

需要“momo”们共同来维护

我们永远要记得自由有边界

互联网发言要谨慎!


网上冲浪,你有"隐身技能"吗?
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留言你的网络冲浪故事

回复本帖参与话题讨论,每个ID奖励网薪@200

(当日回复才有网薪奖励哦~)


来源:中国青年报(ID:zqbcyol )

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返回顶部
主题管理
置顶
删除
加精华
修改
打气
屏蔽
转发
禁止回复
过户